广州学大中高考复读学校

按大类招生的含义是什么?

更新: 关注 36 人 来源:

按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在招生时,不按照具体的专业划分,而是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的专业合并,按一个大类进行招生。学生入学后,经过一年至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,再根据个人兴趣和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。

 

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,旨在通过“通才教育”培养具备更广泛知识和技能的学生。这种招生方式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,强调厚基础、宽口径的原则,通过建立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多元化实践教学育人体系,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、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。具体介绍如下:

 

大类招生的具体含义

定义解析:按大类招生即将相似或相同院系的专业合并为一个大类,在招生时不再细分到具体专业。考生填报志愿时,直接按照专业大类名称填报,如经济学类、工商管理类等。

历史背景: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,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,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,以解决旧教育体制与新经济形态之间的矛盾。例如,北京大学在2001年正式实施“元培计划”,开展通识教育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。

大类招生的模式

按学科招生:这是目前很多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,即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,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。例如,新闻传播学类、工商管理类等。

按院系招生:有些高校以一个院系为单位,按一个大类或几个大类招生。例如,法学院按“法学类”招生,经管学院可能分为“管理科学与工程类”、“工商管理类”等。

实验班形式:部分高校以“基地班”、“实验班”的形式进行大类招生。例如,北京大学的“元培计划实验班”、清华大学的“人文科学实验班”等。

大类招生的实施过程

培养前期:考生入校后,先统一学习基础课程(通识教育)。这些课程通常包括广泛的基础知识,如数学、英语及专业基础课。

中期分流:在学习一到两年后,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、专长及市场需求选择具体专业方向。学校也会依据学生成绩、综合表现及导师指导制定分流方案。

后期深化:专业分流后,学生进入所选专业继续深入学习,并开始接受更为专业化的课程和训练。

大类招生的优点

减少盲目性:大类招生允许学生在经过基础学习后选择专业,减少了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和局限性。学生可以通过前期学习了解各专业特点,明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。

延迟专业选择:该模式延缓了专业确定时间,使学生可以零距离体验专业,近距离观察市场,有助于提高学业规划主动性和就业实力。

灵活培养模式:通过“厚基础,宽口径”的培养模式,学生可以打下扎实的学术基础,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。

大类招生的挑战

专业分流压力:尽管大类招生提供了选择空间,但学生最终仍需面对专业选择,且各校分流方式不同,有的学校甚至设置可转入比例上限。

转专业门槛:一些学校在学生转入具体专业时会设置考核和上限比例,确保培养质量。

专业不平衡: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混搭在一起时,容易出现热门专业报名人数过多而冷门专业无人问津的情况。

综上所述,按大类招生是一种灵活且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。它不仅减少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,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发展空间。然而,学生也需要在入学后认真规划自己的学术和职业路径,以便在选择具体专业时做出最佳决策。对于有意向选择大类招生的考生,建议仔细研究目标院校的大类招生政策和专业设置,以确保这一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助力自己的未来发展。

推荐课程

同类文章

电话咨询 1 在线咨询 预约咨询